她,本硕期间发表6篇SCI,斩获200万元奖学金!
研发家 | 2023-12-06 0

她,本硕期间发表6篇SCI,斩获200万元奖学金!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2019级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周金韵萍用自己的努力“逆袭”,本硕期间发表SCI论文6篇,学分绩点3.84,被全美药剂学专业排名第三的明尼苏达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获得全额奖学金近200万元
 
 
以下是她发表的6篇论文,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武汉工程大学新闻中心刊发了人物的专题介绍《周金韵萍:做一个纯粹的学者,让世界变得更好》。
 
 
▎“做科研,帮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2017年,正值大二下学期,她正在迷茫期,课业处于马马虎虎的状态,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排好大学课余生活。周金韵萍在听了一场宣讲会后,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她在内心默默地想,出国留学科研经历很重要,我应该尽快进入实验室学习。但是当时的她,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并不靠前,也没有取得任何奖项。科研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不会有老师接收?这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她有些忐忑。这时候班主任田勇老师向她推荐了现在的导师——龙思会教授。
 
她试探着给龙教授发了一条短信,内心却直打鼓。没想到很快收到龙老师的回信邀请自己到办公室面谈(其实更像是面试)。虽然无需“过五关斩六将”,但是要通过这次面试决不是小菜一碟。所幸龙老师看中了她的潜力,欢迎她成为“龙之队”的一员。
 
自此,作为班上第一个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她正式加入龙思会教授团队,成为一名准科研工作者。
 
 
▎ “用他人休息的时间在奔跑”
 
进入实验室后,一开始她几乎什么也不会,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甚至后悔。她坚信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她像研究生一样投入科研,除去上课以外的时间,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实验中,一周有4-5天都泡在实验室。
 
当时,学校实验室和宿舍分别在两个校区,需要搭乘校车往返。但是常常因为做实验错过校车,只有辗转各种公交车才能返校。即便如此,她依然享受这种能沉浸在实验室的感觉。
 
老师要求每个星期都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写周报,并且每周日参加组会,同时定期在组会上讲解文献或汇报研究进展。虽然刚开始有些难度,但想着这是科研训练的一部分,是难得的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机会,尽管辛苦,依然乐在其中。
 
“科研是我的归属。”在做实验时,她的内心会非常平静,享受在实验的过程中摸索前进,在反复试错中寻找成功的线索。“所有实验,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具有意义。”“探索未知与获得结果同等重要。”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做实验要习惯于失败,遇到暂时做不下去的难题可以放一放,等到知识和能力都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惊喜等着你。
 
 
幸运的是,她不仅遇到了人生中的那个“导师”,还结识了一群非常热情有趣的师兄师姐,他们耐心地讲解设备如何操作、反应如何进行、各种试剂的使用方法。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关怀下,她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并在师姐的协助下,在2018年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SCI论文。
 
 
▎“谆谆善诱,良师益友”
 
在决定读研院校的时候,她放弃了去更高层次学校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龙教授实验室。“一位好老师,比一所学校更重要。”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决定。
 
龙教授平时基本都在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和他交流学术问题,大部分发过去的文件都能在第二天得到回复。耳濡目染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周金韵萍的执行力大大提高,在专注写SCI论文的时候,经常通宵作业,一篇文章往往一个多月就能完成初稿。
 
为了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平时龙教授和我们在线上都是全英文沟通”周金韵萍介绍说。所以,在硕士期间发表5篇SCI也得益于良好的英文水平。当周金韵萍同学开始准备留学申请时,龙教授无条件地给予支持与帮助,花费大量时间替她修改文书,并写了一篇极具说服力的推荐信。而周金韵萍自己由于平时的锻炼,在后期给美国名校投递简历的时候,几乎得心应手。
 
导师对她的提升不仅仅是在学业科研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方式上,教会学生面对科研要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问题”。龙教授乐于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才能推动科学发展。
 
“跳出框框,打破陈规才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他们课题组曾经发表的一篇SCI论文就修正了他人发表的错误数据。科学的魅力在于通过实验和观察,人们不断地接近真理,但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
 
 
▎“不停探索未知的世界,努力遇到最好的自己”
 
“才兼文理,学贯中西。”这一直是龙教授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的一种榜样。龙教授在组会上多次强调,“读书,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龙教授会在出差的路上看书,坐地铁的时候看书,在任何空闲的时候和场合都会抓紧时间阅读。
 
“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涉猎了许多专业方面和其他学科的书籍。”龙教授会自己购买各种类型的书籍,放在实验室供学生们借阅,《平凡的世界》《自由在高处》这两本书对周金韵萍来说印象特别深刻。
 
读书可以帮助了解已知的世界,科研则可以探索未知的在世界。周金韵萍表示,自己喜欢通过了解已知的世界而在在未知的世界不停探索,努力遇到最好的自己。“To meet the unknowingly better me!”
 
 
在大家都在说“学霸”的时候,周金韵萍的室友杨韩则认为,“她不像传统意义的‘学霸’,她平时生活丰富丰富多彩,她喜欢街舞、滑板。生活上,却有点小迷糊,晾衣服这样的小事情总是反复问,和她做科研的时候的反差特别大。”
 
周金韵萍表示,读完博士后会选择回国,希望能进入高校教书,这也正是她的导师龙思会教授对她的冀望——做一个纯粹的学者,尽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好。
 
周金韵萍,化工与制药学院2019级药剂学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化工与制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是武汉工程大学本硕一体化培养的优秀学子。
 
在校期间,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2021学年度)、一等学业奖学金(2019年-2021年)、学术精英奖学金(2018-2019学年度)、优秀研究生(2020-2021学年度)、优秀毕业生(2018-2019学年度)、全国大学生药学实验竞赛三等奖(2017年)。
 
在晶体学领域的一流期刊CrystalGrowth & Design,CrystEngComm,RSCAdvances上发表研究性论文六篇。已被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全额奖学金($6.5万/年)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明尼苏达大学药剂学专业全美排名前三)。
 
 
▎引发讨论
 
此事在知乎上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对于周金韵萍的成果,很多人表示非常崇拜,非常羡慕,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到了当前媒体宣传的问题以及文章档次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能在读研的这几年中发表这么多的文章还是值得肯定的。
 
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学生是如何培养的:
 
“平时龙教授和我们在线上都是全英文沟通”
 
“老师要求每个星期都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写周报,并且每周日参加组会,同时定期在组会上讲解文献或汇报研究进展。”
 
“龙教授无条件地给予支持与帮助,花费大量时间替她修改文书,并写了一篇极具说服力的推荐信。”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搞科研的人要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
 
“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涉猎了许多专业方面和其他学科的书籍。”
 
“她平时生活丰富丰富多彩,她喜欢街舞、滑板。”
 
我们还看到了搞科研的辛苦,这对于本科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去上课以外的时间,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实验中,一周有4-5天都泡在实验室。”
 
这个经历,对很多本科时期就想进实验室的同学还是很有参考价值。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是值得赞扬的。在武汉工程大学这样的平台上,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已经是超过了大多数人!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