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高校院长在Nature论文一作位置P上自己名字,还写到简历里
研发家 | 2023-12-05 0

你见过最荒唐的学术造假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直接靠P图为自己得来一份Nature还写到了简历里....

 

▎雷人的学术剽窃

 

据知乎网友爆料,一开始收到匿名检举人发来的邮件,作者本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然而,事实却让他不得不信。

匿名检举邮件称,河南某医学院院长直接把原作者曾经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PS”上自己的名字后,附在其简历中,牟取利益,且有确切材料为证。

就连论文的原作者都不得不佩服这位院长:有创意!真是想人之不敢想,做前人未做之大事!让多少学者意想不到啊图片

 

▎这些拙劣的学术造假 

  别太荒谬

 

有时候看到一些学术造假案例,真的只能感叹一句“老铁,你别太荒谬”。

大家写SCI的时候,误差棒应该很熟悉吧?

前段时间,在知名学术打假网站 Retractionwatch上,有网友发现,一个中国学者在写论文的时候,直接用 T 字母代替了误差棒。

他是懂中文的,有人建议下回可以用 工 字代替,戏剧效果翻倍。

 

还有人开始了 T 字母狂欢,有长有短更真实一点...

 

他在玩一种很新的T-test图片

据悉,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期刊《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题为 Monitoring of Sports Health Indicators Based on Wearable Nanobiosensors 

 

总之,虽然图片做的如此荒谬,但当时居然还发表了,闹开了后现在已经被撤稿。

 

 

▎离谱的学术造假背后

  是可获得的巨大利益

 

这些离谱的学术造假手段这么容易被拆穿,为何还有人铤而走险呢?

 

这与可获得的巨大利益脱不开关系。

 

去年12月,苏州大学撤销了一位历史学博士邵某的博士学位,并注销其博士学位证书。

 

原因是在7月份,有豆瓣网友发现邵某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酒井順一郎著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邵某博士论文《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2013年9月)与 酒井順一郎著作『清国人日本留学生の言語文化接触 相互誤解の日中教育文化交流』ひつじ書房(2010年3月) 高度相似。

 

邵姓博士的抄袭范围几乎涉及酒井著作的每一个章节,“如果邵某争取到酒井老师同意,这篇博士论文甚至可以不用做大调整就当作酒井老师原著的翻译出版”。

 

也就是说,这几乎算是一种“翻译式”抄袭:即把国外学者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后,当成自己的论文刊发,这种抄袭往往可以完美的避开查重。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篇博士论文还出版了..... 

 

而之所以出版这篇博士论文,是因为邵某博士毕业后入职了高校,需要评职称。

邵某《大江歌罢掉头东--清末留日学生留学实态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

苏州大学在查明后,于2022年12年撤销了邵某的博士学位。但此时距离邵某博士毕业,已经过去了8年。邵某也已经靠自己的博士学位成功入职高校工作8年。

 

虽然现在大家对学术造假持零容忍态度,一经查处,撤稿+取消相关学位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可是对于当事人靠这些造假手段获取的学术利益,却很少见处理。

而这也间接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用一些看似荒谬的学术造假手段企图蒙混过关。

或许未来,对于这方面的监管,应该更严厉一些。同时,对学术不端零容忍是铁则,希望大家都能爱惜自己的羽毛,切勿碰触学术不端的红线。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