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杰出的大学”!这所985,走出100多位院士
研发家 | 2023-11-30 0
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的武汉大学,迎来了130周年校庆。
 
 
▎130年,13亿
 
冬日的暖阳如约而至,武大也如约收到了一笔13亿元的捐赠,捐赠人是武大1987级计算机系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这次捐赠刷新了武大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此次捐赠主要聚焦三个方向,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基础学科研究,支持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大学生培养。
 
 
36年前,雷军在武大图书馆看到的那本《硅谷之火》,点燃了自己一生的梦想。求学武大时,雷军获得了2000元的最高奖学金,那时他便暗下决心,“将来要十倍、百倍、万倍还回来”。
 
如今,从武大发源的创业梦想成真,雷军也圆满了那个年轻时种下的愿望。
 
“武大教给我知识,让我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指导我走上了科技探索的毕生道路,给了我一生最重要的财富。在我心目中,武大就是全球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
 
“全球最好的大学”是所有武大人的心声,事实上,1999年,《Science》就将武汉大学列为了“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130年间的办学历程,武大确实无愧于这一称号。
 
 
▎最杰出的大学
 
百余年间,“学大汉,武立国”立在了珞珈山下,而风骨承续,生生不息。
 
 
山河飘摇之际,它是自强学堂,新式教育的星火从这里开始燎原;
 
烽火连天之时,它赓续红船薪火,中共五大在此召开,抗日大计于此筹谋,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在这里指点江山,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在这里激扬文字;
 
改革开放时期,它勇立时代潮头,首倡恢复高考,推行学分制改革,发出尊重知识的最强音。
 
进入新世纪,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武汉大学,历久弥新。
 
 
自2000年以来,武汉大学囊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8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9个学科评为A类,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近五届院士增选中,武大有6人当选两院院士,学校现有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截至目前,已有柯俊、王佛松、李方华等100余位两院院士从珞珈山启程,走向科技最前沿。
 
 
我国39次南极科考中,武大人从未缺席。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到西电东输、载人航天,无数国之重器上镌刻着武大的名字;从杂交水稻到“云端”水稻,武大坚定着“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决心;从建立国家高端智库到铸造战疫利器,武大始终将自身前途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
 
 
2018年,武大将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1号”送上太空。2022年2月,摇二火箭发射升空,我国首颗“学生造”遥感卫星“启明星”随之踏上了浩瀚宇宙的征途,它的背后是武汉大学以青春之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疫情期间,武大向世界证明着“这是一所伟大的大学”,三年赏樱之约是刻在武大骨子里的自由与浪漫。
 
 
在武大,《二十四史》《故训汇纂》开后世之来篇,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对接国家战略,国自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打造学术高地。
 
 
1932年,时任武大校长王世杰曾说,“请大家看看我们所走的路,是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是不是人类向上的路!”
 
130年,武汉大学坚韧似珞,光华如珈,走出了一条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康庄大道。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祝武汉大学130岁生日快乐!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